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浙江大学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积极打造廉洁文化“四个融入”模式,将廉洁文化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筑牢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为学校坚定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
将廉洁文化融入理论武装,树牢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
分层分类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纳入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党内集中性教育重要内容,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中层干部培训等重要内容,推动“第一议题”制度落实落地。在新教工始业教育、“育人强师”全员培训、日常业务培训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尤其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年轻干部、职工设计有针对性的廉洁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四课堂融通”育人模式,把廉洁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请进来走出去学。邀请上级纪委监委领导、中央党校专家等校外干部学者来校作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干部职工赴浙江省法纪教育基地、浙江监狱陈列馆等校外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直观的纪律教育、党性教育。
广泛宣讲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党课,校院两级党委、纪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讲纪律教育课、廉政教育课。组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宣讲团等宣讲队伍,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下沉讲、骨干学生广泛讲,把全面从严治党最新理论传达落实到位。
将廉洁文化融入思政工作,构筑思廉践廉的精神矩阵
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推进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反腐败”作为本科生《形势与政策》必修课的固定教学专题,在思政课中分别结合课程内容不同角度设计廉洁教育内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机融入廉洁文化,做到润物无声。
传承践行红色文化。组织师生赴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革命基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在陈望道故居等建立学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开展“重走西迁路”、红色寻访等主题实践活动,使求是廉洁精神得到长期践行。
培树勤廉先进典型。开展“求是廉洁故事”征集、“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师德专题教育巡展等活动,编印出版《材茂行洁——浙江大学廉洁故事辑录》《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文集,展演《求是魂》等原创话剧,大力宣传竺可桢、王淦昌等老一辈科学家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竺可桢奖”、“三育人”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等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引导教师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大教师“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殷殷嘱托。
将廉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厚植润廉倡廉的文化土壤
推动廉洁文化融媒体传播。打造浙江大学“强国号”、“清廉浙大”网站、“启真新论”理论发声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和品牌栏目,运用新闻报道、评论文章、视频图说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分层次、分众化、分时段传播廉洁思想,让清风正气充盈网络空间。
打造“一院一品”廉洁文化品牌。每年开展主题鲜明的“廉洁教育季”系列活动,创新举办“清心·正道”廉政书画展、“清风浙大·廉动你我”廉洁动漫作品展等师生参与度高的活动,建设廉政文献专题库,推动二级单位巩固凝练“书香清风”廉政书评征集展示、“诚信阳台”廉洁教育基地、“走好社会人生第一步”毕业季廉洁教育活动等“一院一品”廉洁文化品牌,切实提升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
深化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大力推进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建设,推出“新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系列教材、“清廉浙大”系列书籍等研究成果。积极推进与《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的战略合作,助推地方清廉建设和基层治理创新。
将廉洁文化融入管理监督,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健全廉洁文化建设责任体系。学校党委和行政于2021年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布局进行谋划,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密切配合、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对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廉洁教育全覆盖。
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洁建设。紧盯师德师风、招生考试、科研经费、基建后勤、招标采购、附属医院等领域加强日常监督,分层次、常态化、全覆盖开展警示教育,并推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抓住“关键少数”,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五张责任清单”》,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围绕干部职工入职、任免、晋升、提拔等关键环节,以及学生入学、入党、毕业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实行全周期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师生以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姿态投入干事创业当中。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3年第11期,作者:沈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