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动态
专业动态
关于ABO亚型的检测,这些要点你一定要知道!

什么是ABO亚型?ABO亚型的种类和血清学特点是什么?怎样才能发现ABO亚型?ABO亚型怎样去检测?

一、ABO亚型概况1.1 ABO亚型的定义

ABO亚型是指在常见的人类A、B、AB、O 4种血型之下进一步细分的ABO血型, 这些亚型必须具有遗传基础,并且有明确的血清学特点。因年龄、疾病、妊娠等不可遗传的因素造成的血型改变不能认为是亚型;同样,那些虽然有基因改变,但并不影响血清学特点的ABO血型也不能称为亚型。

1.2 ABO亚型的分布

最常见的ABO亚型存在于A型人群中, A型个体大多数属于A1型,少数属于Aint、A2 型。A2亚型在白人和黑人中的比例相当高, 约占欧洲A型个体的22% ,占南非A型黑人的43%, 在亚洲人群中A2型相对较少, 如中国上海地区A型个体中A2 约占0.5%,而日本为0.1%,韩国仅有0.02%;早期国内A2型个体检出比例较高,可能是受到Aint型的干扰;Aint可以看做是A1和A2型的过渡型,数量多于A2型,但两者在血清学上十分接近,甚至难以严格区分。

在亚洲地区人群中A2B亚型相对A2亚型检出比例明显偏高,中国上海地区AB型个体中A2B约占4%, 日本为1.6%, 韩国为0.6%。A2B和A2型比较,表现型频率同比高出9-30倍。除去A1、Aint、A2 型之外, 其他ABO亚型相当罕见, 根据现有数据, 在我国约为1.5/1万或略多, 而且B亚型的数量明显多于A亚型。

以上亚型不包括孟买和类孟买型, 孟买和类孟买型是H基因变异的结果, 但考虑到其造成的ABO血型的异常表现,因此可以算作广义上的ABO亚型。类孟买型在我国不同区域人群中的分布比例约为1/8 000~1/16 000。但常规ABO定型中,由于不使用抗-H,通常不会检出类孟买型。

1.3 ABO亚型的种类及血清学特点

见诸报道的ABO亚型有几十种之多,除了最常见的A2 、Aint之外, A亚型还有A3、Ax、Am、Aend、Ael、Afinn、Abantu和Ay等;B亚型有B3 、Bx、Bm、Bend和Bel等, 这些ABO亚型也可以作为AB型的形式出现(例如“ABx”或者“ AxB”);除此之外还有顺式AB型, 包括CisAB和B(A);O亚型有H抗原表达减弱的Om型。再加上广义的ABO亚型“孟买”和“类孟买”型, 形成了错综复杂的ABO亚型大家族。

我们知道ABO亚型的基础是基因改变,而现在发现的ABO亚型基因种类远远多于根据血清学划分出的类型, 目前发现的形成亚型的基因单体型超过100种(Genbank中登记的单倍型超过200种, 但其中有重复和无血清学改变的单体型), 也就是说每1种血清学类别中都可能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基因类型, 而不同的基因型之间往往可产生细微的血清学表现差异, 这使得用血清学方法严格划分不同ABO亚型变得十分困难;而且血清学表现存在个体差异, 相同的基因型可产生略有不同的血清学结果, 另外血清学检测也容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单纯用血清学方法确定ABO亚型无法做到十分精确。

在实际操作中, 虽然我们可以将大部分ABO亚型用现有的分类法分类,但也常常遇到和任何现现有亚型血清学特点均不能完全相符的情况, 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些表现可以定义为1种新的ABO亚型之前,我们可以根据其主要的血清学特点, 将其纳入现有的亚型框架,或者使用一些文献提供的“Aw”和“Bw”的表达方式来淡化不同ABO亚型的血清学特点。

总之,在日常做ABO亚型检测时,通过合理的定义和正确的检测方法为ABO亚型分型,仍不失为一种十分有用表达方法。这样做可以使我们大致了解该1份血标本表达的ABO抗原强度,是否存在或容易产生不规则抗-A、抗-B及抗-H, 是否存在相应血型物质等线索,对其临床意义、遗传特性的判断等也能提供很有意义的信息。

二、ABO亚型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和技术

2.1 发现ABO亚型——正反定型不符

一般通过正反定型不符可发现ABO亚型。许多亚型单从“反应”与“不反应”的角度看, 正反定型是相符的, 只是某些反应的强度较弱, 因此使用更严格的判定方法可以更多地检出ABO亚型,例如用试管法检测ABO血型时, 作为成人被检者, 如果没有血液系统的疾病, 其正定型在试管法中应该有“4+”强度的凝集, 否则极有可能是ABO亚型;对于反定型, 如果凝集强度<2+, 甚至仅存在冷反应性不规则抗-A或抗-B, 这也提示有可能存在亚型。只是通过反定型减弱预判亚型的可靠性远低于正定型减弱。

2.2正定型的凝集强度与凝集状态

应用血清学对ABO亚型进行分类时,正定型的凝集强度和“凝集的状态”是很重要的信息, 例如A2亚型与合格的人源抗-A试剂反应,可以达到4+, 而Ax形成的凝集一般≤2+, 至于“凝集的状态”主要是指正常凝集和“混合视野凝集”的区别。

所谓“混合视野凝集”是指部分细胞凝集,部分细胞不凝集的状态,例如用O型和A型红细胞混合后加入抗-A,并在试管中离心, 可以模拟出混合视野的凝集状态:如果混合视野凝集中凝集的红细胞≥50%,通常判定为A3或B3型,<10%, 则通常判定为“Aend”或“Bend”。部分亚型红细胞和抗体在4℃放置10-30min后, 凝集强度会显著增强。

2.3 反定型中检出不规则抗-A、抗-B

A亚型中常见的抗-A 、B亚型中常见抗-B不符合ABO系统中抗-A、抗-B出现的规律,因此被称为不规则抗-A、抗-B。顺式AB型, 如CisAB和B(A)中存在较强的不规则抗-A、抗-B,一般能在常温下反应;而Ax、Bx、Ael、Bel等亚型常常仅存在弱的,甚至仅在低温下反应的不规则抗-A、抗-B,常常需要加大血清量,置4℃15-60 min后才能显示这些抗体;A3 、B3 、Aend、Bend之类亚型不产生或极少产生不规则抗-A、抗-B;至于Am、Bm、Ay、By亚型则根本不产生不规则抗-A、抗-B。

在检测不规则抗-A、抗-B时, 常常需要加大血清量并放置4℃增强反应, 凡是增加血清量或者置4℃增强的血清学反应,都必须设置对照,用理论上反应阴性的细胞,如O型红细胞来平行操作。在血清量足够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多个单人份的A、B、O型细胞同时做反定型, 以增加试验的可靠性。

2.4 吸收放散试验

有些亚型在正定型中可能不出现凝集, 例如Ael、Bel或某些Am、Bm等,这时需要通过吸收放散试验验证。吸收放散试验极为敏感,对试验技术的要求也较高,通常需要设置合适的对照,比较好的对照是用等量O型红细胞与待检细胞平行吸收放散, 然后平行检测放散液中的抗体。

吸收放散试验还可以用来确认反应强度接近正常的A、B抗原,例如B(A)血型中的B抗原,仅用正定型很难与AB型中的B抗原区别,只有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才能证明其中的B抗原吸收抗-B的能力弱而放散抗-B的能力强,由此判定它不是正常的B抗原。吸收放散试验所用的抗体最好是不含冷抗体的人源抗血清,因为市售的单克隆抗体并不能保证与所有的ABO亚型抗原反应,也不能保证不出现非特异性的吸附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应该用尽可能多的放散液和1滴2%~5%的相应红细胞反应,该反应放置(最好置4℃)至少30 min后才能读取最后结果。

2.5 使用抗-A1和抗-AB

在ABO亚型鉴定中还会使用到抗-A1 和抗-AB。A2、A3 、Ax 、Am、Aend、CisAB和B(A)这些亚型的红细胞和抗-A1均不凝集,而正常A型及AB型红细胞和抗-A1的凝集强度可以达到4+。抗-AB主要用于鉴定Ax、Bx血型,与抗-A、抗-B相比,抗-AB分别与Ax、Bx型红细胞反应的凝集强度明显较强。

2.6 使用抗-H

抗-H在ABO亚型的鉴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非AB型的亚型来说,H抗原强度通常较强,与混合O型及混合B型红细胞比较,亚型H抗原的强度更接近O型红细胞。一般我们不用混合A型红细胞和亚型细胞比较H抗原的强度,因为A型中可能存在较多的Aint型,其H抗原的强度和一些亚型细胞相仿。

如果发现非AB型的亚型细胞,其H抗原极弱甚至无法测出,则很可能是类孟买型或者是基于H抗原弱表达(Hm)的亚型。对于AB亚型,如AxB或ABx等,通常H抗原均较弱,如果发现其H抗原很强,则很可能是顺式AB型,如CisAB或B(A)型。

2.7 血型物质检测

一般用唾液检测ABO血型物质。唾液需进行预处理(煮沸10min,离心去沉淀),试验中用于中和唾液血型物质的抗-A、抗-B和抗-H需进行标化,即将抗体稀释到和相应ABO型红细胞的凝集强度为2+~3+。

如果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试验,需要用已知分泌型的唾液做对照,以防某些单克隆试剂不能与唾液中的ABH血型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亚洲人存在较多弱分泌型个体,用测定唾液中型物质效价的方法可以辨别这些个体。

三、ABO亚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ABO亚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有2种:应用试剂盒通过SSP方法检测ABO单体型,通过测序参照已知单体型进行分析。

从表2中可见,A型和B型的主要区别在外显子7的526、703、796及803这4个位点,而中国人的O型绝大部分都带有外显子6中的261位移码突变。目前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还比较费时,即使是比较简单的SSP方法,从DNA抽提、PCR扩增,到电泳分析整个过程需要4h以上。

通过SSP方法可以得知标本中是否存在A、B或O基因,而无法得知具有哪些特定的亚型基因。获知特定亚型基因的最直接方法还是要直接对ABO基因的外显子6和外显子7测序。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ABO亚型的整个外显子基因均正常,导致抗原表达异常可能与ABO基因各外显子的剪切部位以及基因5'端增强子变异有关。

(全文转载于检验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