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23年3月30日-4月1日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承办。本次会议将涵盖临床检验和实验室管理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将对检验医学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进行广泛充分的交流探讨。届时将邀请国内一流专家与会做专题报告。会议还将举办继续教育、论文交流、中青年英文演讲比赛、检验知识技能比赛、检验摄影图片展、临床实验室设备新技术交流和展览会。全体参会者可获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分。
质谱技术在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与发展论坛
会议亮点: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中引入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质谱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分析,有高通量、快速准确、自动化、操作简便等优点,所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应用较为广泛,在鉴定病原体方面具有显著成效。本论坛邀请了全国6位知名的临床微生物学专家,就质谱技术在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与发展展开全面的讲解与分析。
论坛时间:
2023年4月1日14:00-16:54
论坛地点:
长沙国际会议中心2004(展览中心二层)
该论坛主席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伍勇教授。讲者共6位,按讲解顺序,讲者和题目依次是:
4、 陈茶:MALDI-TOF质谱技术在微生物资源研究中的拓展应用
6、 伍勇: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应用中共识的理解
讲者简介:鲁辛辛,首都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及相关研究。
谱学技术与微生物鉴定
内容预告:自然界中水、核苷酸、氨基酸、单糖、醇和脂肪酸等多种小分子可以通过聚合方式形成核酸、蛋白质和糖类等多种多样的生物大分子,微生物个体都是由这些大分子演化而成的生命体。生物大分子具有很多小分子官能团(如羟基OH、羧基COOH和氨基NH2等),用谱学的手段测量大分子中官能团的参数(光谱谱峰、质谱质量数、核磁位移等)就可以从分子层面了解其基本特征和环境的化学信息,这有助于微生物的识别和鉴定。(1)当红外光照射微生物样品时,其携带的官能团可发生特征的振动吸收,不同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从而获得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微生物就可以通过获得特征的红外光谱(IR)而被鉴定。(2)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FTIR)能快速得到微生物的大分子红外振动光谱,在不损伤细胞情况下可进行快速鉴定、耐药性分析、分型等。(3)拉曼光谱(RS)通过测量拉曼散射光信号得到分子不同官能团的振动信息,通过拉曼谱峰的识别同样可进行微生物鉴定。(4)核磁共振谱(NMR)是一种测量原子核的化学位移来区分分子中不同官能团的方法,利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可开展微生物组学的研究。(5)通过MALDI-TOF质谱蛋白指纹对菌落快速鉴定已成为常规手段,甚至结合LC-MS可检测微生物的致病因子以及宿主免疫反应指标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生物物理学技术手段进行微生物鉴定、分型、药敏表型、致病性及宿主血清学指标分析将成为可能,以往认为的高精尖技术应用将更为普及。本讲将从上述5个方面介绍不同谱学方法的微生物检验应用。
讲者简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湖南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6-9届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第7,8届主任委员,承担各类课题20项,发表SCI及统计源论文180余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编、参编著作20本。
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内容预告:世界卫生组织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尽可能把目标集中在快速诊断方面”。“又快又准”是微生物病原体检验永远的追求,经典传统培养方法准确但速度慢,微生物检验报告时间太长,满足不了临床需求。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能缩短TAT,多种技术的交叉和互补可以提升临床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本讲座将对现有的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比较,介绍微生物质谱检测原理,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并进行案例分享。
讲者简介: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主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检验分会第九届常委,陕西省医师学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病原微生物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承担“十四五”总体规划重大工程骨干支撑项目、后保部生物安全研究专项课题、后勤科研重点项目、“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子课题、“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1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Mol Oncol、Front Microbiol、J Clin Microbiol、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Hepatology等杂志;出版专著6部,参与制定卫生行业标准6部,专家共识4部。
质谱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作用
内容预告: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已知的分枝杆菌有20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核分枝杆菌,但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也逐渐增多。因其二者造成的肺部感染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相似,若无准确病原学证据,会造成误诊,且分枝杆菌耐药表型存在种间差异,因此快速、准确的病原学鉴定对于结核病的确诊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细菌的鉴定,且操作简便、检测快速,这为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及耐药相关蛋白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给结核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必将在结核病诊断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讲者简介:陈茶,研究员,主任技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主任评审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广州市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等多个学会的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省部级等其他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副主编规划教材和专著8本、参编教材和专著共13本,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带领团队发现并命名了 1 个新细菌科、8个新菌属和 19个新菌种。
MALDI-TOF质谱技术在微生物资源研究中的拓展应用
内容预告:MALDI-TOF质谱技术具有数据库强大、操作简便、鉴定准确快速和高通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鉴定。然而,地球是一个微生物的世界,目前仍有部分临床少见和罕见的微生物,包括一些因侵袭性医疗操作而引起人体感染的环境来源菌株和一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病原微生物,因不在当前质谱鉴定的数据库范围内而得不到有效鉴定。本讲座将针对临床疑难菌尤其是质谱鉴定率低、不能鉴定或不在当前质谱鉴定数据库范围的临床菌株,以及如何进行新菌种资源研究和质谱自建库等,进行案例分享。
讲者简介:廖璞,正高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中华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检验医师分会委员、重庆市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检验医师分会会长、《检验医学与临床》主编、《中华医学检验杂志》编委。近5年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编写专著七部,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9项,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文章30余篇,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微生物质谱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内容预告:质谱技术凭借快速、准确等特点在临床微生物鉴定领域得到肯定,广泛应用于临床、食药监等众多领域。质谱技术在细菌耐药、同源性分析及溯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质谱技术对于菌株种以下水平及血清型的分析、丝状真菌的鉴定难度较大,并且质谱鉴定无法省去培养步骤,仍需要优化完善数据库和处理方法。目前质谱能够精确鉴定到菌株的种水平,但质谱的局限在于有时不能获取高置信度的结果和相近微生物之间的区分,暂不能实现菌株种以下及血清型的分析,未来质谱能否实现这一突破?且MALDI-TOF鉴定微生物的方法标准化、规范化还需得到关注。
讲者简介:伍勇,博士,教授,主任技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检验科主任,长沙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现兼任湖南省医学会检验分会荣誉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分会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期刊编委。曾留学于德国和美国。主持或参与过美国NIH、德国DFG、国家973计划、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等科研项目20余项。以排名第一获得过省级科技奖4次。主编或参编专著12部。已发表论文约170余篇,其中,SCI论文57篇,总IF达323.162。
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应用中共识的理解
内容预告: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质谱技术正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微生物检验。在我国近十年发展与应用质谱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科学的应用经验,同时,也逐步暴露出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质谱平台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业内各相关专家前后达成了几个质谱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专家共识。本讲座旨在与质谱应用的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对这些共识的理解,以期让共识更好地服务于质谱应用于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除了以上6位专家外,本论坛还有4位优秀的论文获得学者分享宝贵的经验,分别是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陈汐濛、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张海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刘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鲁敏仪。期待他们的精彩分享!
各位专家将会给本次会议带来国内外质谱技术在微生物学检验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家通过本次交流,可以与各专家学者分享自己的医学实践体会和困惑,彼此之间畅所欲言。期待大家相聚长沙!期待同道们共同探索!
文章转自: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